欢迎进入中国地震学会官方网站!
搜索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729352
电子信箱:zgdzxh@sina.com
网址:http://www.ssoc.org.cn/

您的位置:科普园地 » 科普知识» 详细信息

震时避险原则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强地震发生后,纵波先到(人有震感)到横波到达(房屋破坏倒塌),约有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人们需要在这段时间内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所处环境下宜采用的避险方式。我国古人秦大可在1556年陕西华县8级地震后,总结了率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翼完卵的经验,也就是说,就近寻找安全地点,伏在地上等待地震结束最为安全。这种避险方法在许多大地震中得到了验证。美国的shakeout网站也描述了地震最有效的三步避险方法, DROP(伏地)、COVER(遮挡)、HOLD ON(抓牢)。

近水不近火

尽量靠近水源,不要接近明火。地震发生时,房屋建筑破坏时会产生浓烈的烟尘,也可能发生火灾,亦或被困在建筑物中等待救援,这些情况都需要有水来湿润衣物或者引用,因此,避险地点尽量靠近水源。

震时迅速确定避险地点

在室内宜选择有承重作用的区域,如小开间、墙角、床下、桌下等,远离窗户、玻璃制品、外墙等危险区。

在室外选择开阔空旷的处所避险,远离河岸、山坡、高压线、广告牌、高楼、玻璃幕墙等危险区域。

震后快速撤离

大地震发生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因此,在一次地震发生后,要根据已确认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撤离。在撤离的过程中,不能拥挤踩踏,注意倒塌掉落的物品,紧张有序地撤离到事先设定的避难场所。

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避险和疏散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护头部、颈部、眼睛、口鼻及胸口内脏器官,避免被砸伤、或毒气烟尘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