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地震学会官方网站!
搜索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729352
电子信箱:zgdzxh@sina.com
网址:http://www.ssoc.org.cn/

您的位置:通知公告» 详细信息

5.30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致敬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李煜航

个人简介:李煜航,男,副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共享服务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及领域:基于三维地壳形变的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解析和断裂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主要事迹

地震科学研究,特别是地震危险性预测是世界级的科学难题,我国作为世界上饱受地震灾害摧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科学研究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社会和国家需求。因此,最大程度的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一个“地震人”肩头沉甸甸的使命,而李煜航同志就是这群普通人中的一员。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不论是在艰苦的野外监测一线、危险的地震应急科考现场,还是面对复杂枯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他都不惧困难、吃苦担当、潜心钻研、思考创新,在利用高精度三维地壳形变资料开展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解析和断裂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工作进展,主持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一系列高质量科研成果,始终以饱满的情绪面貌、求索的科研情愫、忘我的职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践行着一名普通地震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辛勤耕耘,始终奋战在监测一线的科研逐梦人

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之所以是世界级科学难题,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类目前所能触及到的关于地球时空两个维度上,物理变化定量约束的相对高度匮乏,第一手的基础观测数据成为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因此,他始终高度重视强震危险区基础资料的获取,在艰险的青藏高原、荒凉的大漠戈壁都留下了他坚定的探索足迹。2018年单位需要在青海拉脊山布设GNSS观测系统,在突然接到命令后他便立刻放下休假的计划并退掉所有的出行预定,在海拔近4000米的拉脊山地区带领小组连续工作一个多月,顺利完成了观测系统的建设,为后续科学观测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没有人能够想到,在工作最艰苦的阶段,由于野外雇工困难,他并不强健的身体需要每天背负沉重的水泥、砂石和建筑器材在高原山地艰难爬行,而这些只是他多年长期从事艰苦野外监测工作的一个缩影。

7.jpg

2017年在西秦岭山区架设GNSS接收机

在李煜航那张破旧的书桌角落摆放着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那是他2015年在祁连山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场地工作时捡回的。正是那次野外工作使他领略了祁连山的雄峻壮美,也让他亲眼看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震害遗迹,并使他敏锐意识到了门源—民乐跨祁连山一线,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和生命线工程廊道正重叠于一个重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带上,但这里却没有完整的地壳形变监测系统来有效控制。于是他积极谋划、查阅资料,按照 “捏指成拳、联点成线”的思路,规划设计出一个将已有的零星分布的GNSS观测台站有效连接成一个横跨祁连山的GNSS观测系统的方案,并以此编写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20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在获批后他再登高原,于2021年10月完成了该观测系统的建设和首次观测,获取了第一手地壳形变观测数据,而恰在完成首次观测后仅仅两个多月,2022年1月8日发生了门源6.9级地震,这些测站记录到了宝贵的高精度同震位移数据,被应用于地震趋势判断、兰新高铁客运专线抢险复旧等项目中,并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科研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做点事情是最大的人生幸福”的最朴素愿望。

二、求变创新,努力提升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支撑与服务

大地测量形变资料能揭示块体和活动断裂现今运动及其动态演化特征,是强震风险源识别的重要参考。如何从中提取能支撑和服务于地震危险性预测的产品一直是他思考的焦点。为此他始终紧盯国内外学科前沿动态,钻研突破计算和程序难点,率先将三维球面块体模型、小波应变率计算、角位错等新理论引入。并通过跨平台连接与优化技术,极大提高了数据产品的产出效率,丰富了数据产品的类型。上述工作获取的断层滑动亏损、闭锁耦合、地震矩亏损等在强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研究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服务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并应邀在兄弟单位进行推广。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他意识到,在板内低应变区,毫米级以下的断层活动为利用大地测量监测研究单一断层的运动特征带来挑战。为此他开展了基于有限元运动学理论,联合多种运动学约束(地质、大地测量GNSS、震源机制主压应力方向、远场速度边界等),反演获取低应变区长期地壳形变场与断层滑动速率的实验研究。他充分结合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任务需求,获取了大华北和天山长期形变场与详细的断层滑动定量约束,并利用构造相依的SHIFT模型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级评估。上述研究契合任务需求,为区域强震动力学机制和风险预测提供了更为科学、详实的约束,得到同行专家的积极认可。

三、爱岗敬业、淡泊奉献,过去的成绩是新使命、新征程的起跑线

工作十三年来,李煜航很少完整的享受过双休日和各种假期,孩子出生刚20天他就远赴异国访学。当别人在节假日陪伴着父母妻儿时,他却往往是在机房或办公室里度过,但天道酬勤,他的付出获得了同行和组织认可。他以第一作者在EPSL、Tectonophysics、JAES、地球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高级别地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与他人合作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第二作者2篇,第三作者2篇)。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此外,近五年来还骨干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项;2019年获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2020年12月入选中国地震局青年人才。地震科学研究的征途漫漫而修远,而他将以更饱满的热情上下求索,不负韶华,不忘初心使命,在新的征程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再起航。

感人故事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省门源县(北纬37.77°、东经101.26°)发生6.9级地震。此时,在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挂职锻炼的李煜航,第一时间收到地震提示信息后便再也无法入眠。因为他已经确定,这次地震就发生在自己依托国家自然基金刚刚于2021年10下旬建成并完成首次观测的GNSS观测系统附近(最近测点距震中仅不足3千米),如果能立即奔赴现场开展一次震后复测,那么将获取关于本次地震的GNSS同震形变场,并为未来持续开展震后科学观测研究和支撑区域强震危险性趋势研判,提供宝贵的高精度地壳形变数据。

万分焦急之中,他连夜拨通了自己派出单位——位于古都西安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郝明研究员的手机,但情况却不容乐观。因为当时受新冠疫情扩散影响,整个西安处于严格的“封城”管控状态,装备、人员均无法调动。面临这种情况怎么办?于是他将情况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领导和相关专家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随后所领导果断决策,抽调精干、筹集GNSS观测设备,组成地震现场应急科考队。李煜航也被任命为科考队副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科考队于次日抵达后,便连夜突击检查周边测站现状,通宵研究制定出详细的应急观测方案。

8.jpg

在2022年青海门源Ms 6.9地震GNSS应急观测工作现场

1月10日9时左右,李煜航和GNSS小组成员,克服高海拔、极寒、冰封路面等不利因素,携带数十公斤的观测设备和电瓶等人拉肩扛,成功抵达距震中不足3 km的站点,并顺利开机观测。此后,GNSS分队成员齐心协力,于1月16日下午顺利完成19个站点的观测任务,在后方的大力支持下,于1月19日解算获取了此次地震的GNSS同震位移场,并提交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专项工作组,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在任务开展中,科考队还积极向中铁第一设计院兰新高铁震后控制测量团队共享关键测点观测数据,并受到对方热情感谢。

在执行此次应急任务的十多天里,李煜航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在野外他总是第一个跳下汽车,扛起电瓶,忍受着高原反应冒着零下20度的低温,走在最前面。晚上也顾不上休息,反复研究思考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整理观测资料。为保障仪器在极寒天气下能够正常工作,他和队员们主动将本该贴在自己身上的“发热宝”贴在了仪器上。在应急观测过程中,整个GNSS分队始终士气高涨,涌现出很多感人的瞬间。科考队队员李科长在野外行动中,表现突出并主动提出要火线入党,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的李煜航,在野外地震现场利用及其有限的工作间隙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接受该同志成为预备党员,党员们对着悬挂在越野车上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连在场的外聘司机都被当时的场景深深感动,不禁连连说到:“此情此景,真的打心底里感动、震撼!”

 此次科考相关成果引起了中央和上级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地震安全保障相关工作和部署仍在持续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