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地震学会官方网站!
搜索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729352
电子信箱:zgdzxh@sina.com
网址:http://www.ssoc.org.cn/

您的位置:学会动态 » 分支机构动态» 详细信息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信息专业委员会 2025年学术年会在绵阳召开

202597—10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信息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绵阳召开。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信息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地震局联合主办,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学会协办,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对本次会议给予支持。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王顶顶二级调研员、四川省地震局王双洪处长、专业委员会周静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地震系统内的委员、代表共8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王顶顶二级调研员首先发言,她感谢大家对公共服务工作的支持,介绍了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工作的进展以及重点工作方向,并对此次会议的组织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表示会议主题紧抓业务核心,关注缅甸地震学术热点,报告内容涵盖全面。

四川省地震局王双洪处长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在发言中强调四川省地震频发,防震减灾工作重要,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核心,地震科技创新工作意义重大,期待以此次学术会议为纽带,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地震系统公共服务水平。

专业委员会周静首先对各位领导、委员、代表的参会表示欢迎和感谢,简要介绍了此次会议议题及前期筹备工作。她表示专业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需要,深耕图书、档案、期刊等传统科技信息领域,重点关注新媒体科技信息传播、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的交流、研究和培训,凝聚各领域专家力量共享地震科研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为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科技信息支持,推动行业业务能力提升。

图片1.png

开幕式结束后,首先进行大会的特邀报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何宏林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任俊杰教授、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爱文研究员和工程力学研究所林旭川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报告后与会代表就相关问题与几位专家进行了请教交流。随后来自地震系统的近20位专家围绕地震构造、监测预报、地震应急以及信息发布等领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后与会代表与报告人进行了热烈交流,大家踊跃发言,会场气氛活跃充分展示了各位委员在地震科技信息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切实加强了委员与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学者之间的联系。

图片2.png698D63E89B8C0F6FDF12A0BBEA33E1F7.png

此次会议由台网中心牵头组织了地震系统图书档案工作专题会议,从事相关工作的代表就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档案资料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数智时代地震科技信息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开展了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专题研讨推动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促进图书档案队伍建设。

图片8.png

术研会后,与会代表共同前往北川地震遗址和地震纪念馆,进行现场交流及科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