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729352
电子信箱:zgdzxh@sina.com
网址:http://www.ssoc.org.cn/
各相关单位及个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优化整合各自资源,推动无人机技术在监测预报、灾害预警、灾情评估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加强防震减灾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行业无人机飞行活动依法依规开展,中国地震学会举办“防震减灾行业多旋翼无人机操控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1.理论课程:无人机飞行法律法规,无人机概述与系统组成,空气动力学基础与飞行原理,无人机结构与性能,通信链路与任务规划,航空气象与飞行环境,安全飞行操作注意事项, 日常维护保养注意事项、无人机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等。
2.实操课程:模拟飞行训练,无人机拆装、维护和保养,起飞与降落训练,真机飞行操作,CAAC 无人机执照考试全流程演练等。
3.组织考试:组织学员参加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无人机执照考试。
二、培训时间、地点
培训时间:2025年9-12月,每月月初或月中开班,视距内培训期13天,超视距培训期28天,每个类别满8人开班。
培训地点: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地震实训基地(合肥地震监测中心站,详情见下文附件)
三、培训对象
1.全国防震减灾行业涉及无人机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
2.院校师生以及其他从事无人机航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3.广大航拍爱好者。
以上人员需16 周岁以上、60 周岁以下,矫正视力 1.0 以上,具备读写能力,无色盲、色弱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及生理缺陷。
四、培训费用
1.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起飞重量≤25kg)
视距内(驾驶员):6800元/人
超视距(机长):10800元/人
2.中型多旋翼无人机(起飞重量>25kg)
视距内(驾驶员):7800元/人
超视距(机长):11800元/人
费用包括培训课程费(含一次补考复训)、设备费、资料费、场地费、考试报名费。报名成功后请将相关培训费用汇款至以下银行账户进行缴费,缴费时请备注“无人机培训+单位、姓名”,由中国地震学会开具培训费发票。
户名:中国地震学会
账号:0200007619201134580
开户行:工行海淀西区紫竹院支行
五、培训证书
考核合格后,可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无人机操控员执照、中国地震学会出具的100个教育培训学时证明。学生表现优异的,可获得由中国地震学会出具的社会实践证明。
六、相关事项说明
1.食宿安排
培训期间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标间合住含餐250元/人天,单人单间含餐330元/人天,由安徽安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收费并开具发票。
2.报名方式
培训自愿报名参加,请扫描二维码准确填报信息,报名后将由专人对接加入培训微信群。每期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报名二维码
3.联系方式
陈老师,0551-62528694,13866786178
丁老师,0551-62528695,18955113349
附件
紫蓬山地震实训基地简介
一、基地概述
紫蓬山地震实训基地隶属于合肥地震监测中心站,位于肥西县紫蓬镇,占地面积9.5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
合肥中心站辖区包括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四市,面积34918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面积四分之一。辖区内共有监测站点93个,入网运行观测设备159台(套),是安徽省观测手段最全、观测设备最多的中心站。
合肥中心站秉持“聚力融合,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先后建成“中国地震局测汞仪比测台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科技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原子重力仪检测室”,挂牌“全省共青团教育培训实践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野外实习基地”,承接“安徽省地球科学实训基地”封闭研学、培训业务,形成了集监测、科研、科普、培训、实验、研学为一体的多功能阵地。
二、基本条件
紫蓬山地震实训基地共有2个会议室,可分别容纳40人和10人;住宿房间16间,其中标准间12间、单人间4间;停车场可同时停车30余辆。
三、交通条件
紫蓬山地震实训基地周边公共交通快捷,森林大道、环山路交通便利。
自驾:导航目的地亿力赛车场。紫蓬山地震实训基地位于亿力赛车场东侧,距离市区约35公里,从金寨路高架转繁华大道,一路往西行驶,即可到达。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轨道交通4号线铜锣寨站(A)口下,转80路公交车乘坐12站到紫蓬山景区,沿环山路步行2.5公里即可到达。
紫蓬山地震实训基地鸟瞰
实训基地活动室
实训基地住宿楼
客房内部实景
实训基地会议室
无人机培训理论教室、实操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