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729352
电子信箱:zgdzxh@sina.com
网址:http://www.ssoc.org.cn/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联合四川省地震局将于2023年8月15-19日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市举办“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3学术交流会议”。此次学术交流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地震局协办。会议的主题是“孕震环境、地震过程、介质变化、临震特征、信号捕捉、异常提取与临震预报的瓶颈问题”。
一、学术交流的内容与形式
本次学术交流内容设以下12个专题:
(1) 新特提斯洋及中东亚壳幔动力过程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意义;
(2) 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多尺度结构和动力学环境;
(3) 构造演化、地表过程与地震活动;
(4) 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带的活动习性与地震危险性;
(5) 强震短、临预测/预报新理论、新方法探索;
(6) 固体—流体相互作用与地震及相关的链生灾害的监测与风险评估;
(7) 数值地震预测方法的实现途径研究;
(8) 地震孕育准备过程各阶段多途径观测异常特征及其对地震预报的贡献;
(9) 微震观测技术与地震预报方法及应用;
(10) 近期显著地震案例总结;
(11) 2022年四川多断裂活动的地震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12) 地震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的传承、科学普及与传播。
本次学术交流将以口头报告(oral)和张贴报告(poster)两种方式进行。口头报告分大会邀请报告(40分钟)、专题邀请报告(20分钟)和一般专题报告(15分钟),报告语言为中文。张贴报告(幅面尺寸宽1.0米*高1.2米以内)不限制语言形式,中、英文皆可并鼓励英文形式。口头报告人若需同时提供张贴报告,请提前告知会务组。若有监测仪器产品需要展示,请提前告知会务组。
本次交流还将安排1小时的大会讨论(Panel)和1天的鲜水河大断裂活动特征野外鉴别科普实训。大会讨论的主题是:制约地震三要素的因素与地震三要素预报的瓶颈问题,讨论期间每人每次限时发言不得超过3分钟,但可间隙取得多次发言机会。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野外鉴别实训活动拟在鲜水河断裂带举行,旨在增进跨学科的了解与融合,提升地震分析预报人员对地震断层的野外特征识别能力。
二、相关安排和注意事项
1.学术交流的相关安排:本次学术交流将于2022年8月15日在康定情歌大酒店报到,16-17日开展室内学术交流,18日开展地震断裂带野外特征识别实训,19日上午疏散。
2.学术交流期间食宿费用自理,住宿统一安排。对与会正式职工代表收取注册费2200元,学生代表收取注册费1800元,用于会议征文出版,交流场地、设施租赁等费用支出。注册费由中国地震学会统一收取,交费方式如下:
①银行转账:
户名:中国地震学会
开户行:工行海淀西区紫竹院支行
账号:0200007619201134580
汇款内容请注明“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预报论坛、Email”以便给您开具发票。请妥善保存汇款凭证(或发票复印件),以备报到/注册现场登记使用。
②会场现场刷卡收取
3.为方便会务组做好住宿和乘车安排,请拟参会的代表接到通知后立即提供回执(附件1)中全部所需信息(完成Excel表),并请务必于7月20日前同时发送至相关联系人邮箱,并同时扫码入群。
4.为确保您参会期间的健康和会议顺利进行,所有代表请遵照四川甘孜洲当地民族文化要求,按照以下附件2相应情况执行。请各拟参会代表严格按照当地民族风俗文化要求,顺利完成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三、会务组联系人
与会代表回执需同步发送给以下联系人,以便保障您顺利愉快地完成注册与学术交流。
(1)祁玉萍:四川地震局,电话:15198055565
Email:vickey112@163.com
(2)黄辅琼: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电话:13811366768
E-mail:hfqiong@seis.ac.cn
附件3.鲜水河大断裂特征科野外实训科普宣教地点简介.docx
附件4 地震预报论坛-2023学术交流会议二号通知-盖章版.pdf